《滨海时报》报道沈阳城市学院商学院学生赵成磊抗疫志愿服务事迹

作者:来源:时间:2020-03-10

  本网讯(商学院 李芷涵 对外交流中心 校记者团记者 闫美澄)近日,天津当地媒体《滨海时报》报道了沈阳城市学院商学院16级学生赵成磊投入抗疫大军,参加志愿服务的感人事迹。赵成磊说:“我愿成为面对疫情的逆行者,如果阻挡疫情需要一面墙的话,那么我愿意做墙上的一砖一瓦”。 

 

 

  志愿服务,共抗疫情 

  27日清晨当赵成磊得知抗疫医生李文亮去世,全国感染人数一夜剧增的新闻后,他深知此次疫情的严重性,他想自己不仅可以捐款还可以成为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28日起赵成磊就在天津市滨海新区茶淀街七星里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工作包括对进入社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督导家庭自行隔离人员、宣传防疫知识、帮助采买等,他说“缺少人手的地方就是我工作的地方”。 

    

   

    

    疫情面前,不容放松 

  在志愿服务期间,赵成磊始终勤勤恳恳、不肯轻易放松。为了在工作中为了减少去厕所的次数,他在严寒之中坚持几个小时不喝水,坚守岗位,为滨海新区防疫把好关。社区采取按时轮流排班、按需动态补位的工作方式,每个社区只有一个门可以进入,由于社区大门比较狭窄,来往人流量较大,通行较慢,因此有进入人员着急闯入社区的情况发生。在一次执勤时赵成磊遇到一辆没有通行证的车辆,车上人员较多,还未经过排查司机就想将车开进社区,即使在前方有志愿者示意的情况下也没有将车停下来,眼看这辆车就要开进小区,赵成磊快步跑到车前拦截,对司机进行劝告,对车内人员做常规检查,检查无误后才肯放行。他说:“志愿者必须严格履行职责,坚守岗位。这既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负责。” 

    

   

    

    隔离疫情,不隔离爱 

  除了在社区门口进行排查,赵成磊还会为家中自行隔离的人员送配食物等生活用品,为了防止病毒传播,保证人员安全,特殊时期不能见面,他都是将东西放在门口。一个隔离人员在电话里对他说:“小伙子,隔着这扇门,我也能感受到爱与温暖”。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不仅仅表达了隔离者的感谢,更给赵成磊带来了无限的暖意。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他数不清送了多少次食物,但他知道他每送一次食物就可以让疫情少一次蔓延的机会。 

  

 

  在接受《滨海时报》的采访时,赵成磊说道:“也许我只是全国抗击疫情中最不起眼的一个,但我愿意付出我的全部力量,为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