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党校报》发表张红太教授理论文章

《努力做好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宣传舆论工作》

作者:来源:时间:2020-05-18

    由中共辽宁省委党校主办、国内公开发行的《辽宁党校报》,在2020430日一版显著位置发表了沈阳城市学院对外交流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红太的署名文章《努力做好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宣传舆论工作》。文章谈到,一场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点燃了共同抗击病毒的战火,抗击疫情的前线既是与病毒搏击较量的战场,也是一个没有硝烟的舆论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指示,努力做好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宣传舆论工作。 

  

 

  第一,把强信心作为宣传舆论工作的着眼点。一是大力弘扬国家力量,二是解读传播历史文化,三是关注热点主动发声。第二,把暖人心作为宣传舆论工作的着力点。一是宣传舆论工作要有强度,二是宣传舆论工作要有情怀,三是宣传舆论工作要有温度。第三,把聚民心作为宣传舆论工作的落脚点。一是理直气壮讲好大道理,二是大张旗鼓展现新风貌,三是意志坚定弘扬正能量。以下是文章全文: 

  

努力做好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宣传舆论工作 

  张红太 

  一场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点燃了共同抗击病毒的战火。抗击疫情的前线,既是与病毒搏击较量的战场,也是一个没有硝烟的舆论场。在这场战役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新闻舆论工作作重要讲话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中指出:“要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当前,做好国家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中的宣传舆论工作,要着眼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一、把强信心作为宣传舆论工作的着眼点 

  一是大力弘扬国家力量。宣传舆论工作要注重引导人民增强对党中央坚强领导的高度信任,有了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人民就有了主心骨,有了底气,有了坚强信心和必胜信念。信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支撑,面对重大公共安全卫生问题,宣传舆论工作要在实践中弘扬国家意志,传递国家声音展示国家力量,让人民群众体会到有国才有家的深刻道理,筑牢爱党爱国的政治情怀。 

  二是解读传播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也是强信心的无形力量。在宣传舆论工作的实践中,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题材,发挥历史文化对人民信心的渗透力和感召力。中华民族多难兴邦、坚强不屈的思想品格,为国分忧、自立自强的爱国情怀,崇尚国家、团结一心的共同认知,为战胜历次困难灾害,包括战胜当前疫情,奠定了深厚的政治思想基础。 

  

 张红太教授在渤海大学主办的“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上发言。

 

  三是关注热点主动发声。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疫情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病毒是人类的共同敌人,病毒感染从来没有国界。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同其他国家一样都是病毒的受害者,但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构建起了防止疾病国际传播强有力的第一道防线。宣传舆论工作在维护我国主权、信誉、利益问题上,要及时主动发声,充分发挥作用。在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和对中国的高度赞扬面前,西方一些人士要求中国道歉,执意煽动歧视和偏见。当前,宣传舆论工作要及时澄清基本事实,主动发声予以有力回击,要及时关注引导人民群众的思想,绷紧战疫之弦,让群众更多知道党和政府正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对坚定全社会信心,战胜疫情至关重要。 

  二、把暖人心作为宣传舆论工作的着力点 

  一是宣传舆论工作要有强度。在实践中,要规范和完善信息发布机制,深入宣传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报道各地区、各部门联防联控的措施成效,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广泛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特别是群众的集中诉求,改进和加强对外宣传,运用多种形式在国际舆论场及时发声,讲好中国抗疫故事,营造暖民心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是宣传舆论工作要有情怀。要把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工作动态及时让人民群众了解到,听到声音,此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宣传舆论工作要始终聚焦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及人民社会生活,要引导人民群众全员、全方位、全天候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举全国之力,坚决绷紧抗击疫情这根弦,真正做到信念不移,人心不散,意志不泯,热情不减,思想不松。同时,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宣传舆论工作,及时引导人民群众正确看待在抗击疫情的战斗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失误和纰漏,以鼓舞斗志、振奋精神、正面引导为主,真正地把人们的意志、精神、力量,把社会的爱心、奉献、资源都凝聚到抗击疫情的中心工作人员。 

  

  张红太教授为中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授课

 

  三是宣传舆论工作要有温度。要坚持百姓情怀,人民本色,以人民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和服务对象。在宣传舆论工作中,要及时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递给老百姓,传给社会大众,让老百姓感到倍加温暖,倍加亲切。在实践中,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标准,不断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三、把聚民心作为宣传舆论工作的落脚点 

  一是理直气壮讲好大道理。宣传舆论工作应聚焦和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抗击疫情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把大道理讲清楚、讲透彻,讲到人们的心里。此时抗击星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吹响了国家动员的冲锋号、集结号,海内外的爱国力量都在为共同的前线而战斗,战役中,众多的凡人壮举对人心的激励与凝聚,为开展宣传舆论工作积累了坚实基础,也为讲好大道理提供了生动有力的素材。 

  二是大张旗鼓展现新风貌。在实践中,新闻宣传舆论工作应着眼让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到有国才有家,祖国是强大的后盾,人民是坚实的靠山。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教育人民,深刻认识与祖国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讲奉献,才是炎黄子孙光荣使命,才是龙的传人崇高责任的道理和内涵。正如此次疫情阻击战已成为民族凝聚力的助推器,宣传舆论工作要大力展示全国人民同心抗疫的新风貌。 

  三是意志坚定弘扬正能量。宣传舆论工作在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实践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负能量和杂音,包括谣言。宣传舆论工作就要发挥澄清事实真相,积极引导群众思想的作用。要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要加强舆情跟踪研判,主动发声,正面引导,强化融合传播和交流互动,让正能量强劲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