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报集团《党建文汇》杂志记者
深入沈阳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
作者:来源:时间:2019-05-09
5月8日,辽报集团《党建文汇》杂志编辑部嵇思嘉主任一行到沈阳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创新思政课教学和实践情况、做法进行调研采访。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红太教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及发展建设的相关情况。他说,沈阳城市学院 “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能力培养”的办学理念,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在育人成才的主渠道作用。为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沈阳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沈阳市首个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应运而生。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设计、指导学生的劳动与社会实践,促进教育同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进行时事政策研究,为学校构建新时代立德树人育人体系提供智库支撑。
双方交流经验
马克思主义学院以 “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建立思政课教学的“三大原则”,即精讲、多读、重实践,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开设了“思政大讲堂”,进行系列化思政讲座。在思政课三原则创新的基础上,逐步凝练提升,形成了“多部门协同的大思政教育”辅导员、导师、班主任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融合思政资源,利用千人毕业晚宴、体育狂欢节、主题班会、校园马拉松比赛等形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努力构建思政教育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格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红太教授接受采访
思政部主任康贺就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坚持“精讲、多读和重实践”原则做了相关介绍。一方面通过教师集体备课,着眼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做到教师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提高思政教学针对性;另一方面通过采用分组教学和案例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读”原则主要精心为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书目,结合思政课重点内容,选取如《共产党宣言》、《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供学生课外阅读,并汇报读书成果,拓展学生理论视野,增进学生理论理解程度。“重实践”原则,学生通过参观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技馆和文化圣地等,开拓眼界胸怀,树立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真正将理论知识自觉内化于自身信念和行为中。
《党建文汇》杂志及时宣传中央大政方针,尤其是中央组织部的工作部署、指导意见以及各地党建信息,重在权威性和指导性。创刊30多年来,坚持原创和汇编两大优势,荟萃精华,先后荣获“中国共产党类核心期刊”“全国十佳文摘期刊”“等多种荣誉称号。
双方代表在白宫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