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市学院位列2019中国民办大学一流专业
排行榜16名,东北第一!
作者:来源:时间:2019-05-12
武昌首义学院、文华学院、西安欧亚学院、山东英才学院和三亚学院列2019中国民办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前5强,沈阳城市学院位列16名,并位列东北民办大学一流专业榜首。
自2015年起,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Cuaa.Net)已连续5年发布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旨在为全国高考考生、外国来华留学生高考填报志愿提供权威参考指南。2019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依据中国高校本科专业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将专业分为10个星级,最低为一星级(1★),最高为十星级(10★)。
今年3月,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Cuaa.Net)编著的《2019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校友会版)》,沈阳城市学院在民办高校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18名,并成功跻身民办大学东北三甲行列,被评为“中国顶尖民办大学”。
2019辽宁省民办大学排行榜
沈阳城市学院近年来取得成绩硕果累累。
美丽的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绿岛森林公园,毗邻著名空港桃仙机场。校园背依凤凰山,环抱绿岛湖,在占地1300余亩的风景园林中,50余幢古典与现代建筑鳞次栉比,山色与湖光美景交相辉映,碧草如茵,佳木葱茏,环境优雅,景色怡人。学校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6.3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433.5万元。
映日荷花别样红
沈阳城市学院始建于2001年,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的大潮中诞生的一所新兴大学,其前身为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致力于建设一所具有广阔国际视野、广泛应用信息技术,面向城市未来,服务城市发展的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2015年成为辽宁省首批应用型建设试点学校,2017年被列为沈阳市委宣传部校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单位。学校先后荣获“中国最美大学”、“中国最具办学特色本科院校”、“中国最具就业竞争力学校”等称号。
校共建揭牌,辽河研究院成立
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秉承“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能力培养”的办学理念,坚持“面向城市未来、服务城市发展”的办学定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己任,注重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形成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现有专业36个,建立了紧密对接国家主导产业和新兴特色产业的6大专业群,形成了“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以动手学和自主学为主要特征的实践化教学体系,建设了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建筑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文化创意与影视产品制作、新闻传播与大数据应用、特色旅游与智慧酒店、经济管理与金融服务等产学研平台,形成了集实验、实训、实战为一体的大型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学生就业率高达95%以上。
绿岛全媒体中心、舆情研究所
着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沈阳城市学院全面贯彻习近平教育思想和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代表大会,举办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党建工作制度、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沈阳城市学院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4月8日,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沈阳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式成立。这是沈阳市首个民办高校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4月28日沈阳城市学院千支社会实践小分队出发
产学研成果显著:沈阳城市学院着力构建“主体多元、形式灵活、相互作用、社会满意”的产学研合作育人体系,支持各专业与实务部门、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将真实项目和生产工作流程引入校内教学过程中,实现产教融合。
今年3月,我校获批30项2018年教育部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其中,新工科建设项目5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类项目7项,师资培训类项目5项,实践条件建设类项目8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类项目2项、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3项,共涉及14个专业,获得扶持资金43万元,提供软硬件扶持平台5个。
我校获批30项研合作育人项目
科研能力显著提升:沈阳城市学院近年与沈阳新松机器人联合成立了新松绿岛类人足球机器人工程中心,并成功研制出世界先进水平的类人机器人;与法国波尔多大学LaBRI实验室、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科所和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夺冠进球精彩瞬间
迎接机器人团队归来
同时,类人足球机器人工程中心获批成为辽宁省类人机器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沈阳市仿人重点实验室;获批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并将于2019年招生;连续两年获得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冠军,有效带动了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相关工科专业集成“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
机器人项目负责人吴峰华与戴琼海院士合影
3月12日,沈阳城市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戴琼海教授正式签署合作协议,聘任戴琼海院士为我校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科学术带头人,并设立“沈阳城市学院-戴琼海院士工作站”,将成为辽沈地区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突出成果、对辽沈地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全方位升级教学设施:在教学设施方面,学校建有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媒体传播实验教学中心、酒店管理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类人机器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1个校级实验实训中心,83个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1.36万余个,百名学生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142个,良好的教学设施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充分的实验实训保障。
“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学校创立了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三位一体”的全员育人体系,全面加强老师与学生的紧密接触。为每8名学生配备1名生活导师,为每个班级配备1名专业班主任,为每个年级配备1名政治辅导员,全校领导干部和全体教师均担任导师和班主任工作。
创新体育、美育教育:学校创新体育、美育教育,率先在全国实行了体育俱乐部制和美育艺术团制的教学改革,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竞技技能和艺术表演才能,锤炼意志品质,提高审美情趣。
学生在大一和大二学年期间,分别选择参加2个体育俱乐部和1个艺术团的训练与学习。学校设有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网球、橄榄球、高尔夫、健美操、跆拳道等20个体育俱乐部和歌唱团、舞蹈团、曲艺团、管乐团、民乐团、戏剧团、话剧团等10个艺术团。
美育俱乐部多次获奖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俱乐部和艺术团。学校啦啦操队两次获得全国锦标赛冠军、橄榄球队获全国女子亚军、轮滑球队获全国第7名;行进管乐团多次获得国内国际行进音乐表演奖,京剧团获文化部紫荆花才艺新星大赛金奖。三年来,学校体育俱乐部和艺术团获得200余个省级以上各类奖项。
体育俱乐部啦啦操
4月24日,“传承五四报国志争做时代好青年”沈阳城市学院绿岛湖迷你马拉松10KM正式开跑,4000多名师生积极参与,人数创历届新高。
环湖跑马拉松
社区管理制度:学生在大学期间实行社区化管理,目前有园中园、梧桐园、金菊园、白桦园、玫瑰园、百荷园6个学生社区。学校为每个社区配备4名专职社区辅导员,按照“安安全全、干干净净、温温馨馨、快快乐乐”的原则,建设全天候服务的学生之家。
创新创业硕果累累:本着“创意点燃梦想、创新引领未来、创业淬炼人生、创造铸就辉煌”原则,沈阳城市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全过程,全体教师全程参与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要完成2学分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训练。
学校建立了大创工场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中心,设置百万创新创业基金,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学校成立了近百个专业学术社团和创新创业小组,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学术研讨活动和创新创业项目路演活动。活力四射、异彩纷呈的创新创业实践,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了学生的创新视野、增长了学生的创业才干,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2018年,学校师生获国家和省级创新创业竞赛奖106项。
开展国际合作: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办学国际化,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葡萄牙、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地区等多所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实施开展了国际访学、留学、游学等项目,与英国NCUK(北方大学联盟)开设沈阳城市学院本硕制度课程。
同时,沈阳城市学院成立了留学生院,开展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和交流活动,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国际化合作办学格局。近三年来,先后有123名学生老师出国学习交流,招收外国留学生310余名。
上一页: 沈阳城市学院机电青协参加“陪蜗牛散步”志愿服务活动
下一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本学期通识系列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