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市学院大学生春季社会实践走进法库李祥堡村

特色支教、调研民生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来源:时间:2019-05-07

  本网讯(校团委 梁嘉欣 王兆美)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我校思政课“精讲、多读、重实践”的原则,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51-56日,沈阳城市学院青春绿岛青年志愿者协会10名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响应学校“实践同时代并肩,青春与祖国同行——五一春季社会实践”的号召,来到沈阳市法库县李祥堡村开展了为期6天的下乡支教活动。
 

   

沈阳城市学院青春绿岛青年志愿者合照

 

  本次支教活动的负责人商学院郑新焕同学说“这是我们继今年寒假之后,第二次来到李祥堡村支教,上一次十天的支教经历,让我们和这里的孩子和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回到学校后的两个月来,我们一直和村里的孩子们保持联系,村长和村民们也经常邀请我们再到村里开展活动。” 

  据沈阳城市学院青春绿岛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田泽宇介绍,2019年寒假期间,团队的11名志愿者首次到李祥堡开展了为期十天的下乡支教活动,不仅教授孩子们一些文化课,为他们答疑、辅导作业。同时也教村里的老人、妇女一些舞蹈、太极拳等。得到村民们的一致好评,村民们多次表示感谢,来到志愿者住的地方为他们做菜。由于志愿者居住的房屋老旧,冬天门窗漏风。村长和村民们自发为志愿者用塑料布封补门窗,让志愿者们晚上能够住的暖和一点。 

 

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完成作业

 

  今年五一的支教活动与寒假不同,除了辅导村里的20余名孩子做作业、做手工艺品之外,还开展了慰问帮扶及民生调研活动。郑新焕说:“在本次五天的下乡支教活动中,一部分志愿者主要负责课后辅导项目,负责督促村里的孩子完成作业,并解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拓展知识面,为孩子们讲解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而另一部分的志愿者进行探访村里的贫困家庭和空巢老人,到老人家里进行走访调研,每晚上志愿者都会进行调查反馈统计,走访40户家庭,初步形成了5000余字的《李祥堡村居家养老公益服务前期调研报告》。”经过后期统计,李祥堡村现有居民1567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99户,343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1.9%。根据李祥堡村居民构成现状,志愿者们准备制定以60岁以上老人为取样主体的调研计划并分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一是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农村老年人赖以养老的主要模式受到挑战。其二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滞后,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志愿者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针对这些具体问题后续将开展相应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们离开的前一天晚上,利用村里的现有资源组织村民们开展了观影活动,放映影片为《战狼2》、《智取威虎山》等。 

  

青春绿岛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慰问贫困家庭

 

  学生的支教活动得到了学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五月二日,沈阳城市学院校团委书记谷硕老师,与青春绿岛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田泽宇、刘丹等驱车近200公里到村里慰问了贫困家庭,在村长乔成贵的带领下,将大米、白面和食用油送到几位孤寡老人的手中。当天,在村里的龙泉书社,举行了“沈阳城市学院的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村长代表村民们向学校赠送了锦旗,对学校志愿者的公益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希望志愿者们能够经常到村里来,辅导孩子们文化课的同时,进一步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授牌仪式上谷硕老师对于志愿者们的支教工作做了总结,指出了活动中不足,鼓励志愿者们要形成常态化的帮扶机制,支教扶贫的同时,做好社会社情的调研工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力量。 

  支教结束后志愿者们依依不舍,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却留下了满满回忆。虽是假期志愿者们却每天早起进行跑操,充分展示了大学生志愿者的青春风采和良好素质。志愿者卢倩文表示本次活动收获很大,她感慨道:“这是我第一次在农村的环境中生活,第一次见到和蔼可亲的村长,第一次接触热情大方的村民和小朋友,希望下一次我还有机会可以来到这。”

  

沈阳城市学院青春绿岛青年志愿者合照

 

  团委书记谷硕说:支教活动可以帮助村里的孩子们陶冶情操,培养艺术兴趣,拓展课外知识。与老人沟通可以为他们的生活增光添彩,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让老人们感到不再孤单。同时,支教也锻炼了志愿者的意志品质,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懂得传递爱、分享爱、感受爱。今年暑假,我校志愿者将继续踏上李祥堡支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