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过程、严把质量

沈阳城市学院圆满完成2019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作者:来源:时间:2019-06-16

  为确保答辩质量,响应学校号召,做到对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深度的考察,展示各专业毕业生的培养成果,沈阳城市学院七大学院于66-14日在各教学楼开展2019届毕业答辩会。 

 

 新闻与传播学院

  610日,新闻与传播学院15级毕业答辩在宏楼207304306教室正式开展。此次毕业答辩主要由陈述论文、现场答辩、成绩评定3个环节构成。各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专业特点有序进行答辩。现场,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表现优异,回答问题思路清晰,老师们认真考察毕业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并一一点评。

 

 

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生答辩现场

 

  建筑工程学院 

  611日,建筑工程学院2015级工程造价、土木工程、环境设计、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五大专业的毕业生答辩工作同时进行,各专业系主任、毕业生导师等出席答辩会议。同时,16级、17级的多名学生也前来答辩现场记录并观摩学习。在答辩过程中,学生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PPT展示,详细地阐述自己论文的选题目的、理论框架、研究问题的方法及实际意义。随后,评审老师以认真、严谨、负责的态度,对每位参加答辩的同学提出问题和指导。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答辩现场

 

  商学院 

  610日,商学院于经管楼、白宫教学楼进行为期一周的2019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商学院六个专业毕业生共769人,分为十个答辩组,答辩工作由答辩小组组长组织执行,每日答辩后各组组长集中召开会议,对当日情况进行总结,落实次日答辩事宜。提问环节,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对论文反复推敲和修改,使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得到提高。 

 

会计专业毕业生答辩现场

 

  影视传媒学院 

  612日,影视传媒学院于建工楼G201G203教室及绿岛影业举行毕业答辩会,影视传媒学院张健副院长和摄影系教师列席参加。答辩老师从论文选题、论文撰写质量、研究水平与实际能力、学术水平与创新能力及答辩情况等方面对每位学生的论文进行了综合评审,以严谨负责的学术态度指出论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修改建议。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生答辩现场

 

  语言文化学院 

  610-614日,语言文化学院开展2019届毕业答辩工作,各专业提前成立答辩委员会,由王建会、綦琨、裴丽华三位教授担任各专业答辩委员会主任,统筹答辩工作,各专业论文指导教师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英语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法学专业共设5个答辩组,分别在B2045教室进行答辩。答辩现场,每位学生的答辩时间为20分钟。学生从选题意义、论文框架、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创新之处等方面进行了简要陈述,答辩委员会委员进行了提问和点评,并就论文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答辩进行同时,学校检查组莅临现场,对毕业设计评阅、评审材料、学生答辩时间及答辩记录等方面进行了检查。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答辩现场

 

  酒店管理学院  

  66-14日,绿岛酒店管理学院于南楼分专业举行了2019届本科毕业设计答辩。学院院长、各专业专任教师、学院辅导员老师及答辩毕业生参与了本次毕业设计答辩。首次实行共计362人的全员答辩,为提高本次毕业生论文答辩质量,各指导老师本着“严格要求、公开公正”的原则,严把论文质量关,从论文指导到论文答辩准备工作都始终从严要求,指导学生对论文反复修改和推敲。 

    

应用心理学专业答辩顺利进行

 

  智能工程学院 

  610日,智能工程学院开展了2019届毕业答辩,各位答辩老师严把质量关。整个答辩环节重在专业类的成果展示,答辩老师通过询问一些细节、容易忽略的问题,以检测整个设计的思路是否完善,进行详细提问,对论文和专业词汇要求严格,多以实物支撑答辩。 

    

智能工程学院毕业生答辩现场

    

   今年毕业论文答辩,选题结合实际,更注重解决问题。毕业设计(论文)在校领导统一领导下进行,由教务处、二级学院、专业教研室分级管理,并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学校制定了《沈阳城市学院关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规定》,对选题、管理、撰写规范、评阅、答辩和成绩评定等环节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同时,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统一安排在第7学期,按照应用型人才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依托学生专业实习岗位,由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确保毕业设计与专业、实习岗位的工作内容紧密结合,并且面向行业、企业实际,具有专业性和实用性。2019届毕业生有91.57%的选题能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
  同时,注重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推行双导师制。为提升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达到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综合训练的目的,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制定了《沈阳城市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双导师”制实施办法》。校外指导教师要求具有5年以上相同或者相近专业的工程或行业实践经历的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担任,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为8-10名。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每月指导一次以上,并如实记录指导内容。
  此外,本次毕业论文答辩,教师指导过程规范,严把论文质量。各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做到各阶段的要求明确、流程清晰,重点监控选题、开题、中期进展、答辩考核等关键环节。我校严把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关,每年均对毕业生的论文进行相似性检测。

    本次全校毕业论文答辩在紧张有序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对提高沈阳城市学院毕业论文质量和本科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务处 聂晓薇 新闻与传播学院 王雪纯   建筑工程学院   周亮亮  商学院  萨晓蕾  影视传媒学院 宫百惠  语言文化学院 刘迪 酒店管理学院 朴欣宇 智能工程学院 刘蕊 供稿 

  对外交流中心  记者团记者  刘诗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