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日报》刊发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红太教授理论文章

作者:来源:时间:2019-08-19

  815日,《沈阳日报》“理论经纬"专版刊发了沈阳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红太教授的署名文章《永葆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初心和使命》。 

  

 

  文章谈到,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张红太教授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我们要永葆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初心和使命,即要有不懈追求真理的底气,要有理直气壮传播真理的浩气,要有注重实践检验真理的锐气,要有直面挑战捍卫真理的勇气。新时代里,思政课教师肩负着追求真理、传播真理的责任和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要做好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和理论学习的引略人。 

  张红太教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及科研成果转化。近日,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辽宁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辽宁省总工会、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表彰2017-2018年度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优秀成果的决定》。其中,张红太与王姣、乔睿、尹嵩教师合作的两篇研究成果分获一、二等奖。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红太教授

 

  【张红太简介】 

  张红太,沈阳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从事军事新闻工作工作20余年。多次荣获全军新闻奖,军旅作家、书法家、诗人。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思想文化在线》杂志执行主编,沈阳市国防教育讲师团讲师。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理事、沈阳军旅书画研究会会长、辽宁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翰墨薪传书法名师”。个人出版《点燃激情》等三部专著。曾荣获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沈阳军区政治部优秀政研成果等多个奖项。20194月,在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军事记者》杂志上发表学术文章《坚决抢占网上舆论斗争主阵地和制高点》。主要研究方向:新时代新闻舆论思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书法艺术、全民国防教育、军民文化融合等。 

 

  以下为张红太理论文章全文 

   

  

永葆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 初心和使命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要永葆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初心和使命,让初心和使命成为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要有不懈追求真理的底气

  “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初心源于理想和锐气,使命源于信仰和责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古往今来,追求真理是众多仁人志士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推动人类历史进程的科学的理论,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指导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成功的思想武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底气来自哪里?底气来自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理论素养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只有坚信共产主义真理,炼就“金刚不坏之身”,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稳如磐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要不懈追求真理就要自觉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要有理直气壮传播真理的浩气

  唯有理论上的清醒,才有政治上的坚定。理论要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必须通过一大批理论工作者去传播传授。共产党员有义务有责任宣传好党的理论,应该主动履行好传播党的理论的义务。宣传党的理论,要光明正大、大张旗鼓。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胜利、建设社会主义和取得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重要法宝。全体党员应理直气壮地宣传,讲清、讲透。追求真理、宣传真理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但是,宣传真理的目的是要坚持真理和践行真理。真理不是束之高阁,供人欣赏的对象,而是需要身体力行、积极实践和传播发展的对象。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如果说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那么思政课教师队伍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力量。“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以思政课教师为代表的教师队伍,负责从事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以思政课教师为代表的教师们要做好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和理论学习的引路人。

  要有注重实践检验真理的锐气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基本观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一条重要经验。真理的价值是通过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体现出来的。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处处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品格。

  要有注重实践检验真理的锐气,就要系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新时代的“考卷”已经铺展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往直前,面对考验,答好这份时代的“考卷”、人民的“考卷”。

  要有直面挑战捍卫真理的勇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求我们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都要回望出发点,理清走过的路、辨明脚下的路、认准前行的路。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真理不是轻而易举地就被人们所认识、所接受的,往往需要经过一个曲折过程才能被承认。当前,国内外仍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怀疑、歪曲甚至攻击、诋毁的声音。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直面挑战捍卫真理的勇气,敢于亮剑,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用科学力量、真理力量和逻辑力量,旗帜鲜明地与形形色色错误思潮作斗争,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