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市学院获批辽宁省文化旅游产业研究基地

作者:来源:时间:2019-08-22

  本网讯(对外交流中心 朱慧颖)813日,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印发《省社科联关于设立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和辽宁社会科学学术活动基地的通知》,沈阳城市学院申报的“辽河文化研究”获批辽宁省文化旅游产业研究基地。 

 

 

  根据《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辽宁省社会科学学术活动年会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一步整合全省社科理论研究资源,深入研究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培育一批服务发展的智库团队,省社科联年初部署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和辽宁社会科学学术活动基地的申报工作,对已遴选设立的30个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及新申请设立的73个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和新申请设立的47个辽宁社会科学学术活动基地进行严格审核。经深入调研、专家组论证、党组研究批准,现确立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66个,其中重点研究基地30个,一般研究基地36个,辽宁省社会科学学术活动基地11个。沈阳城市学院申报的“辽河文化研究”从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本次获批的辽宁省文化旅游产业研究基地之一。 

 

 

  辽河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一支独具北方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是中华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的重要体现。研究辽河文化有利于进一步发掘中华文化中的优秀基因,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求同存异丰富自身文化内涵;更有利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共同繁荣格局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另一方面,研究辽河文化是将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紧密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研究辽河文化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辽宁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沈阳城市学院“辽河文化研究”基地,即沈阳城市学院辽河文化研究院,旨在梳理辽河文化脉络,挖掘传承辽河文化;推进辽河文化研究与应用,构建“辽学”研究体系;提高辽河文化在全国中的地位,增强辽宁人的文化自信,推动辽宁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 

 

 

  辽河文化研究院的学术研究有以下三个方向: 

  一是研究辽河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系统论证西辽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阐释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西辽河考古文化的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历史地位及影响;深入研究辽河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互动,探索辽河流域以鲜卑、高句丽、契丹、女真、满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理清辽河文化在近现代的转型发展,挖掘辽河流域的红色文化资源。 

  二是研究辽河文化产业的发展。辽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既需要优秀辽河文化的滋养,也需要在发展传统优势制造业的同时努力培育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就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辽河文化拥有辉煌灿烂的历史,如何从其中发掘出优秀成分并为当下社会发展所用,值得深入探究。此外,辽宁的文化产业、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也是重要的研究内容。 

  三是研究辽河文化的传播。如何把辽河文化中优秀成分整理出来,扭转外界对辽宁文化的误读和误解,利用日益丰富的宣传展示媒介,更好地宣传推广新时代的辽宁精神和树立包容、开放、积极、创新的辽宁文化形象,是辽河文化研究院的重要研究方向。 

  沈阳城市学院从2016年召开第一次专家论证会开始,密切关注着辽河文化的历史与发展。并建设集合了一大批省内外文化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集合优质智力资源,共同围绕辽河文化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多维度的研究,力争构建国内知名、省内权威的、有较强影响力的“辽学”研究体系,打造辽河文化研究的学术高地,为推动辽河流域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作出贡献。 

 

    

  基地负责人:沈阳城市学院副校长、影视传媒学院院长李长青; 

  基地首席专家:沈阳城市学院语言文化学院院长赵慧平; 

  基地联系人:沈阳城市学院辽河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超。 

  通讯地址:沈阳市苏家屯区梧桐大街2 

  邮政编码:110112 

  联系电话:024-8959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