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沈阳分站赛启动仪式

在沈阳城市学院举行

作者:来源:时间:2019-08-27

  本网讯(新闻与传播学院 张少松 对外交流中心 朱慧颖 记者 谢雨欣 摄影张福生 肖毅宣)827日上午,2019“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沈阳分站赛暨“看见沈阳”短视频大赛启动仪式在沈阳城市学院拉开帷幕。 

  启动仪式由沈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刘壮野主持。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陈燕、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总编辑杨新华、辽宁省委宣传部外宣联络处处长吕传利、沈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安建晔、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辽宁中心副主任张良、沈阳日报社副社长罗宪杰、沈阳广播电视台副台长王建华及沈阳城市学院董事局主席、校长徐伟浩、副校长李刚作为嘉宾出席仪式。沈阳经济区鞍山、抚顺、本溪、辽阳四城市代表、沈阳市市直有关部门、各区县(市)委宣传部的代表和中央、省、市新闻媒体也到场参会。 

  

  沈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刘壮野主持启动仪式 

   

     该活动旨在繁荣沈阳文艺创作,强化沈阳对外宣传,反映沈阳深厚文化底蕴,展示沈阳发展变化,赞美沈阳人民美好生活,力求找到并推广更多的城市名片,提高全民对城市的认知度、认同感和自豪感。 

  启动仪式上,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安建晔表示,大赛的成功开展有助于推进沈阳的地方对外宣传工作,意在展示自我,搭建平台,用沈阳故事诠释中国理论、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让中国声音越来越洪亮;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陈燕认为,好故事具有生动性、好故事能反映时代性、好故事要有国际性、好故事能直达人心。 

  

  沈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安建晔致欢迎词 

   

  作为主办方之一,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中心副总编辑杨新华认为今年大赛、平台更权威、组织更专业、辐射更广泛。 

  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辽宁中心作为特别支持单位,张良副主任表示:新华社信息中心将整合海内外媒体资源,借力国家权威媒体机构,用国际视野,用互联网思维,用全媒体技术,为本次大赛提供最专业的服务,实现“1+1大于2”的传播效果。 

  

  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辽宁中心副主任张良致辞并发布征集通知 

   

  沈阳城市学院作为本次大赛的承办方之一,李刚副校长发表了“讲好中国故事,高校重任在肩”的主题讲话:沈阳城市学院已经具备了讲好中国故事的资源优势:第一,专业及人才资源,我校已形成了以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传媒学院、语言文沈阳城市学院是教育出版部门的最具办学特色的学校,也是中国顶尖的民办大学,学校以工学和管理学为主题,以文学为特色,一大批来自于全国和省市的新闻机构的总编辑制片人,以及国家一级导演、一级演员齐聚沈阳城市学院;第二,完善的硬件设施,学校目前影视制作和融媒体传播的实验实训室达到25个,500平米-1500平米演播厅6个,虚拟演播厅3个,广播录音实验棚10个,还有短视频创作实验室、融媒体实验室和KOL实验实训室。沈阳城市学院的文化创意与传播的软硬件存量,足以保证为讲好中国故事短视频大赛提供源源不绝的青春力量。沈阳城市学院一直“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能力培养”办学主张,和“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自主学动手学的实践化教学体系为支撑,争创中国一流应用型大学。沈阳城市学院有信心在本次大会中不负重托凸显传播温度,为时尚化的作品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沈阳城市学院副校长李刚发表讲话 

   

  据了解,20179月,沈阳市委宣传部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辽宁中心共同组织实施了“看见沈阳”——千部微视频影像传播工程。两年来,这项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共征集了300余部,上线发布160余部,重点围绕沈阳人、沈阳事儿、沈阳景、沈阳味、沈阳情,通过多系列、多视角微视频的摄制、呈现、传播,展示了沈阳新成就,树立沈阳新形象,为“讲好沈阳故事”积累了大量的优秀短视频资源灵活运用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丰富手段进行加工和推送,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传播效果,仅新华社客户端播发总浏览量已超3000万人次,让世界“看见”了沈阳的美、沈阳的善、沈阳的强。 

  启动仪式上,陈燕、杨新华、张健、安建晔、张良、徐伟浩六位嘉宾同时触摸大屏幕,开启2019“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沈阳分站赛。 

 

与会嘉宾共同开启2019“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沈阳分站赛

 

  沈阳城市学院副校长李刚表示,沈阳城市学院广大师生将积极响应号召,拿出最好的创意,采取最好的手段,把中国、把辽宁、把沈阳的故事传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