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能测试再创新,沈阳城市学院“考”出新高度
作者:来源:时间:2020-12-16
本网讯(对外交流中心 朱慧颖)近日,沈阳城市学院西桦厅内传来阵阵敲击键盘的声音,建筑工程学院2019级280余名学生正在这里进行一堂别开生面的BIM结课考试。
本次考试的课程为《BIM应用与管理》。这次结课考试创新采用了机考的形式,改变了以往只提交设计作业的模式,考试题型更多样化,学生们在断网的情况下独立答题,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全国BIM等级考试的真实氛围,更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考试时间,减少真正考试时的紧张感。
沈阳城市学院注重创新考核模式,让学生们开阔眼界,改变对结课测试固定化的看法,让BIM考试不只局限于建模项目,而是与行业相关考试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够深入学习BIM技术,从而灵活应用于工作当中。
据了解,以往国内该课程的传统考核方式是学生课下完成小别墅设计项目,递交一份设计作业,考点比较单一。今年学校创新改革,将原有的课下作业转变为当堂机考测试,在传统的小别墅设计基础上进行渲染、漫游,并对设计也提出了更详细的要求,难度更大,考察的能力也更多。同时还增加幕墙设计和参数化模型两个与国家等级考试一样的题型,让学生们更快积累考试经验,达到对考试题型举一反三的应用效果,也能让学生尽快提升相关技能,提高参赛作品质量。
随机抽题、当堂设计,在这次BIM技术考试中,学生们要在3个小时内完成幕墙设计、参数化模型、小别墅设计三个题型,涵盖漫游、渲染等专业技术,题量大、题型难,对他们是一次全新的考验。
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期末结课考试,达到熟练灵活地操作,所有考试学生都提前一周进行准备,他们自主学、动手学,遇到不会的难题就主动向老师询问。
19级土木工程1班的刘富滔在考试前不断翻看笔记,并给同学做辅导,以便强化制图步骤与知识点。19级土木工程4班的张一行,遇到参数化很难解决的问题时,除了咨询老师,也会主动到网站上查找历年真题视频,悉心研究,直到理解透彻。
《BIM应用与管理》这门课程为64学时,其中有32学时为创新实训课。专业课老师可以在本次创新性的考试中,逐渐发现学生擅长的领域,更有针对性指导学生练习,并按照学生擅长方向合理安排实训内容。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未来的职业方向。
土木工程专业教师许昕指出:“BIM系列课程进行了创新实训改革,今年还引入了上海城建集团科研项目让学生进行实训,以达到学生出校门即可上手做工程的目的。本学期加入技能测试激发了学生自主学、动手学的积极性,通过技能测试让学生校验学习成果,为后期分组实训提供了参考。”
BIM技术是一种利用软件将建筑全周期不同工程阶段的工序绘出的三维模型,并输入对象属性后,建立出一个如同实物的虚拟三维环境,整合时间、空间等信息,成为一个新的多维模型,仿真分析工程项目过程,以便建立最有效率、最省成本的工程项目。
自2016年BIM绿岛工程中心揭幕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先后举办多次校企联盟会议。同时,建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实习培训基地,与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共建大型公共实习实训基地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广泛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订制培养。
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李勇表示:“BIM系列课程未来仍然会不断创新,与行业深度接轨,让同学们掌握最前沿的BIM技术技能,毕业即能就业。初心如磐,坚毅前行,建筑工程学院全体师生,一直在路上。”
(采访 许惠琳 吴剑萍 陶昱瑾 时天茹 摄影 邹东展 蔡光瑜 穆佳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