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征程|沈阳城市学院学生顺利返校
作者:来源:时间:2021-03-07
本网讯(对外交流中心 学生处 任妮)3月6日、7日,沈阳城市学院迎来了绿岛学子错峰返校日,为做好本次学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学校特制定了《沈阳城市学院 2021 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接待工作方案》,在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学生返校报到工作顺利进行。
扬帆起航 安全防疫
为了迎接学生返校,七大学院的教师们提前四天就开始安排相关事宜,并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在迎接地点、迎接途径、疫情安全检测等方面着重部署,严查严防,高质量的迎接每一名返校归来的学生。
3月6日上午7点50分,由于沈阳急剧降温,当日天气寒风刺骨,尽管天气恶劣,但没有影响学院教师和志愿者的饱满热情。他们仍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积极的精神面貌迎接第一批返校的绿岛学子。
重逢多欣喜,返校很安心。学生们纷纷有序排队,经过检验身份、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等系列流程,平平安安的回归母校怀抱。
温馨细致 思念满满
“来,太沉了老师帮你拿”“谢谢老师,我好想你啊,终于回来啦”。熟悉的校园,熟悉的老师,温馨的提示,细致的引导,满满都是家的味道。
返校第一天,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院长及各系主任全员到场,并有5位老师为学生提供车辆,点对点的帮助他们运送行李。
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李勇,一早就来到学校,为学生们运输行李。
影视传媒学院学办主任周东剑,一天中驱车往返校门口与寝室共6趟,将8名学生数十件行李安全送达寝室。
绿岛酒店管理学院学办副主任王海旭看到身体不便的同学,赶忙上前,一边搀扶,一边帮他拿行李,并驱车将他送至寝室,看他安顿好才离开。
3月6日深夜,新闻与传播学院辅导员金姬、顾天一老师,仍在接送学生。
寒风凛冽,老师们依然坚守岗位,热情关怀学生,为学生们搬运行李至寝室,送去家的温暖。他们用行动践行着“有爱心、会讲课、肯奉献”的九字真言。
热心服务 忘却疲惫
这两天忙碌的人中,还有学生志愿者们的身影。他们身带工作牌,提前一天便返回学校,积极投入到返校准备中,拉开了新学期志愿服务的序幕。他们最真挚温暖的笑容和最严谨认真的态度让返校的学生们忘却了奔波的疲惫,感受到无限的温暖。
2018级智能工程学院智科2班的张慧美不到8点就到达了岗位,开始准备迎接返校的同学。布置场地、测量体温、引导扫码、登记返校记录......在寒风中她坚持工作了5个小时。
2020级语言文化学院汉语言文学4班的牛青晴同学早上八点准时到达校门口开始站岗,她在寒风中坚持站了两班岗,寒风刺骨,即使穿了5层衣服也难敌严寒,从最开始感觉有些冻脚到最后整个脚都冻麻了,她也仍然坚持工作,并表示同学们都积极配合测温工作的进行,虽然天气寒冷,但她仍感到能为学校尽一份力很值得,也很快乐。
2020级建筑工程学院建环班的王帅仁同学早上七点半就已到达学校门口,搭帐篷、粘院牌、抬沙袋,虽然寒风凛冽但依然坚守,从七点半一直在门口站到了十点,帮助了很多刚刚返校的同学,虽然过程很艰辛,结束以后浑身都已经冻的没有知觉,但他表示帮助了许多同学,心里很开心。
默默奉献 安全指引
除了志愿者们,还有一群我们熟悉的人也在默默奉献,他们就是像家人一样一直关怀着我们的社区老师。他们一早就在翘首企盼,接过绿岛学子手中的行李,检测体温、统计数据,忙碌之余也不忘耐心叮嘱“回到寝室别忘洗手消毒啦”。
金菊园6号楼辅导员徐美玉在三天前就开始准备学生的返校工作,包括检查各宿舍电费情况、消毒、布置大厅装饰、准备回收口罩箱等,并为社区添置米面粮油,为即将回归校园的同学们做好充足的准备。
迎接新学期
好久不见 甚是想念
少年归来,新的学期。
新的征程,新的希望。
绿岛酒店管理学院2020级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陈妍:“回到久违的学校,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大门前红色的报道亭里已有辅导员和老师们等待我们,看到老师们亲切的笑脸我的心里无比温暖。”
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广告学专业学生王思远:“因为想念绿岛,所以早上做了最早的一班高铁就回来了,回来之后看到学校的大门倍感亲切,回到宿舍看到我的舍友们更是十分高兴,像家人一样。”
语言文化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张俏婷:“再次回到学校,感觉学校的一切都还是那么美好。希望今年也能在美丽的绿岛里好好努力,争创佳绩!”
商学院201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郭伟阳:“十分想念久别的同学们和老师,今天就能看见他们了我难以压抑内心的喜悦。新的学期,我要做更好的全新的自己。”
影视传媒学院2020级摄影专业学生唐欣悦:“翘首以盼终于回到了绿岛,我将用镜头记录下绿岛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