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市学院多措并举 全力做好线上教学工作

作者:来源:时间:2022-04-10

 

  本网讯(教务处)315日以来,根据上级部门疫情防控要求和沈阳城市学院总体工作部署,学校各教学单位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反应、主动思考、迅速动作,多措并举全力做好线上教学工作。截止目前,全校共开出线上课程557门,教师累计授课3600余门次,学生累计参与线上学习达30万余人次。 

  在此期间,广大教师不断更新线上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探索教学方法,涌现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 

  智能工程学院席静老师的《AI造型设计》课程、杨嘉瑶老师的《云存储与云计算》课程,充分利用超星平台的PBL分组任务功能,结合双创竞赛真实项目,组织学生开展线上小组汇报交流,老师进行线上评价和打分。 

  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王威、丛宁老师在《建筑专业施工图设计》课程线上讲授的过程中,引入中建东北院绿色建筑研究院的建筑师们以业师身份参与线上教学,老师和业师根据学生项目的完成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务办副主任李金瑶老师线上指导《安装工程BIM算量软件应用》实训课程,学生线上分阶段提交建模作品,将90分钟的实训课堂延伸到了课下,全天候为学生进行11线上指导。 

 

 

  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多措并举,深度挖掘线上“实训”教学新方式,王凯老师的《新内容电商规划与运营》、《广告策划与创意》课程被超星平台收录为示范教学包。传播学专业常啸老师通过超星直播进行“品牌形象”讲授,将广告案例分析课变成了一次生动的线上比稿课,帮助学生适应线上比稿的工作场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尹仕博老师的《电商直播》课程从沉浸式课堂、实战导向、跨屏联动三个层面入手,充分调度学生的积极性。 

  影视传媒学院梁晨老师的《服装设计》课程、赵玮珈老师的《新媒体试听节目制作》课程、张学娜老师的《生活纪实类纪录片创作》课程,均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在课下提前进行预习、思考、查资料、讨论、策划,课上由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和作品展示,教师将各小组的课堂表现录制下来发给学生,有助于各组之间互相对比学习。赵玮珈老师创建了展示课程作品的抖音账号和微信视频号,经过修改后的学生作品会发布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展示。 

 

 

  语言文化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周芡竹老师的《新媒体内容生产与编辑》课程,学生将实训作品分享到朋友圈,老师线上对每一篇公众号作品进行指导,课上采用班内互评和组内互评的方式进行提高分享,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绿岛酒店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与商学院大数据专业采取跨专业融合的方式,整合线上资源,教师集体备课,刘帆老师、谢宇老师、李春昱老师共同参与《旅游大数据》线上课程设计,研讨课程体系、确定教学软件、解决技术难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梅琳老师、财务管理专业李根老师《绩效与薪酬管理》、《税务会计》课程,采用闯关模式、笔记秀环节等多样化教学手段活跃线上课堂氛围。酒店管理专业朗焕然老师采用近景实物展示、直播茶艺流程等教学方式,线上为同学们讲解、演示《中式茶艺》课程。 

  商学院会计学专业刘佳老师创新《审计学》线上课程教学形式,增设“审计主播”环节,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线上课堂,学生主播们妙语连珠,创意不断,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互动效果。国贸专业戢婷婷老师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功能,通过投屏、手写板书等小工具,把线上课堂打造成为大型网络互动现场,让同学们更直观、全面地看到彼此的想法,比线下教学“点名提问”的方式更加直观高效、易于讨论和点评。工商管理专业《模拟创业经营》和《ERP流程与应用》两门课程在学校信息中心的技术支持下,刘波老师和学生通过VPN访问实训教学平台,远程登陆服务器指导实训、处理故障,为学生能够顺利开展线上实训保驾护航。 

  通识教育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马晨老师在《大学英语B-4》线上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白板”和“互动批注”的功能,学生只需要动一动鼠标就可以在屏幕中分享自己的想法,还可以利用白板和互动批注的融合使用进行头脑风暴,形成学生的观点语料库。美育教学部组织学生在线上教学期间发布了20余部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合唱视频,先后发起“致敬防疫工作者 携手击退新冠疫情”原创歌曲创作比赛等活动,歌曲《萤火》、《归程》、《迎着光》等一批优秀曲目视频在抖音平台进行展播。美育教学部教师林晓芳与影视传媒学院教师张睿共同创作的抗疫歌曲《微光》,由在校学生演唱发布,在学习强国、东北新闻网、北斗融媒、抖音等平台上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体育教学部组织学生发起线上运动会,设置俯卧撑、仰卧起坐、开合跳、波比跳、平板支撑等线上运动项目,提高网络体育教学质量,调节学生心态,增强学生体质。 

  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员上阵,多措并举,扎实做好新入职教师线上教学的帮扶工作。 

  线上教学以来,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出勤率高,线上教学互动形式多样、教学资源丰富、可回看视频等优势受到同学们的青睐。 

  2020级播音班学生李宛桐:线上教学期间,我和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在校园中寻找合适的环境和素材,自行编导播制作校园主题视频,老师在线上教学时会实时播放我们的视频并做出指导,还会将我们制作的视频在抖音和微信视频号上进行作业展示。这种以新媒体的方式向大众展示我们的专业成果,可以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现在网民们的喜好偏向。 

  2019级网络与新媒体2班学生田吉昌:《影视特效制作》这门课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让同学们感受到软件的乐趣。老师在线上指导我们实操的过程中,会选择一些有趣的文案,鼓励我们打开脑洞,一下子就把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了网络课堂。 

  2019级新闻2班学生李佳音:这学期学习的张少松老师的《数据新闻》恰好和我的选修课《信息可视化设计》相辅相成。《数据新闻》的线上课堂采用腾讯会议直播和学习通互动的双重形式,张老师准备了大量的案例图片和相关视频,在聊天框和评论区打字,屏幕上的一句句解答比线下的口头表述更让我们印象深刻,每次课堂都收获颇丰。 

  2021级土木1班学生庄天意:第一次在大学里上网课,《大学英语》是我最喜欢的课程。金欣鑫老师与我们语音连线互动,让我能一直跟上老师的节奏。室友听我们上课特别有趣感到很羡慕,还跟我抢着答题。线上讲授用英语阅读方法找每一段的中心句,这对于我们6月的四级考试有很大帮,即使有时赶上核酸检测,我也都一直戴着耳机听课。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作业,都是围绕着我们的四级听力和阅读,作业量和频率都很适合我们。 

  2019级法学1班学生刘宁全:每次在观看任务点之后,朱丽老师担心我们听不懂,会再开直播为我们讲授本堂课的重点难点。课后老师会帮助我们,线上疏导准备考研和法考而产生的紧张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