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艺术》课程-关紫兮

作者:来源:时间:2019-08-19

构成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所属学院:影视传媒学院     课程负责人:关紫兮

课程编码 145302111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学分2学分

课程学时32学时

先修课程:造型基础

开设学期:第一学期

适用专业:摄影专业

1 教学目标

构成艺术是现代设计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明确平面构成的涵义,平面构成研究的对象及其理论体系掌握平面构成的要素及各要素的组合形式法则,明确平面构成在现代设计艺术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色彩的构成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掌握平面构成这个共性的设计语言,具备艺术设计的技法,培养感知和创新能力

2 课程地位与作用

构成艺术是现代艺术设计中必须遵循的法则,是学生从基础绘面转换到艺术设计的必经阶段。学习三大构成不仅可以扩散学生的设计思维、还可以将理性的设计手法来表现感性的艺术形态。构成艺术它涵盖了平面、色彩、空间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并且在平面设计和立体设计中均有具体体现。使学生认识到构成艺术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为学生从事的设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教学内容

3.1平面构成艺术概述与发展历史,平面构成的三元素与其中“点”元素介绍(4学时)

1)平面构成艺术概述

2)平面构成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

3)平面构成三要素的基本概况

4)平面构成三要中“点”元素在摄影创作中的应用

5)实训:平面构成基本要素“点”的拍摄练习及评析

重点:掌握平面构成基本概念,并了解“点”元素在平面构成中的应用。

难点:运用“点”元素构成形式拍摄相应的摄影作品。

3.2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线”介绍,以及“线”在摄影作品中的运用(4学时)

1)“线”元素的概念

2)“线”元素的形态分析  

3)“线”元素的视觉特征

4)“线”元素的构成方式

5)“线”元素在摄影创作中的应用

5)实训:平面构成基本要素“线”的拍摄练习及评析

重点:了解“线”元素在平面构成中的应用。

难点:运用“线”元素构成形式拍摄相应的摄影作品。

3.3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面”介绍,以及“面”在摄影作品中的运用(4学时)

1)“面”元素的概念

2)“面”元素的形态分析  

3)“面”元素的视觉特征

4)“面”元素的构成方式

5)“面”元素在摄影创作中的应用

5)实训:平面构成基本要素”的拍摄练习及评析

重点:了解“面”元素在平面构成中的应用。

难点:运用“面”元素构成形式拍摄相应的摄影作品。

3.4平面构成基本形式综述,平面构成基本形式——重复(4学时)

1)平面构成基本形式

2)“重复构成”的基本形式

3)“重复构成”的主要特征

4)“重复构成”形式摄影作品赏析

5)实训:“重复”摄影构成形式的拍摄练习及评析

重点:掌握“重复构成”构成形式的基本特征。

难点:运用“重复”构成形式进行相应的摄影作品拍摄。

3.5平面构成基本形式——渐变、放射、对比(4学时)

1)“渐变构成”、“放射构成”、“对比构成”的基本形式

2)“渐变构成”、“放射构成”、“对比构成”的主要特征

3)“渐变构成”、“放射构成”、“对比构成”形式摄影作品赏析

4)实训:“渐变”与“放射”摄影构成形式的拍摄练习及评析

重点:掌握“渐变”与“放射”构成形式的基本特征。

难点:运用“渐变”与“放射”构成形式进行相应的摄影作品拍摄。

3.6平面构成基本形式——对称、特异(4学时)

1)“对称”与“特异”的基本形式

2)“对称”与“特异”的主要特征

3)“对称”与“特异”形式摄影作品赏析

4)实训:“对称”与“特异”摄影构成形式的拍摄练习及评析

重点:掌握“对称”与“特异”构成形式的基本特征。

难点:运用“对称”构成形式进行相应的摄影作品拍摄。

3.7色彩构成理论(4学时)

1)色彩构成的基本知识

2)色彩的情感象征

3)色彩构成的基本形式

4)色彩构成的配色方法

5)色彩构成在摄影中的集中体现

重点: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知识及搭配原则。

难点:熟练选取生活中满足优秀色彩配比方式的拍摄角度与画面。

3.8色彩构成配色在摄影中的运用(4学时)

1)色彩构成的配色方法

2)色彩构成在摄影中的集中体现

3)实训:运用色彩构成理论进行双色摄影拍摄

重点: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知识及搭配原则。

难点:熟练选取生活中满足优秀色彩配比方式的拍摄角度与画面。

4 学时分配

序 号

课  程  内  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总学时

1

讲授

16

0

16

2

课内实训

0

14

 

3

理论测试

0

2

6

学 时 总 计

16

16

32

5 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由过程考核和结课考核组成。其中,过程考核占比40%,结课考核占比60%。

考核方式

类型

次数

要求与考核目的

权重

时间安排

 

课堂表现

8

课堂讨论互动、课堂问题回答及课堂出勤。

10%

随堂

 

理论测试

2

通过2次蓝墨云理论测试活动,考核学生对构成艺术的概念、表现方法与运用法则等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0

24

 

个人作业

4

通过重复构成形式、对称构成形式、放射构成形式、渐变构成形式拍摄训练四次实验实训考核项目,考核学生对于黑白构成与彩色构成知识的熟练运用能力与综合操作能力。

20%

123

 

项目设计

1

通过“城市细节”构成摄影创作拍摄项目与相应的说明书撰写,考核学生对于平面与色彩构成基本形式的理解,并通过摄影拍摄综合结合并运用两种构成形式的能力。

40

4

 

 

6 教材

6.1 主要教材

[1] 吴筱荣.构成艺术[M]. 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7

6.2 参考书目

[1] 张军.平面构成[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

[2] 于国瑞.色彩构成[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

7 审查批准

7.1 课程开课学院审批

专业/教研室负责人:          课程建设委员会主任:            长:                                 

7.2 教务处审批

教务处处长